康芮台风来袭,这一回让北台湾的观众很有感,因为阵风破表了,来到至少11级风,尤其在10月31日越晚风还越强,台风中心当时已经出海来到云林外带,但因为环流风场吹向北部后,撞到山脉,全都灌进盆地,产生所谓的「角隅流」,才会让整个风力增强,而这一次台风直扑穿台,不少专家就说跟气候异常有关,以往秋天的太平洋高压势力不会那么强劲。
2024年第21号台风康芮袭台,全台都有感,登陆后短短5小时就出海,这路径不算是第一次见到,但主要是,都已经10月了还有台风袭台,确实比较少见。
气象专家谢明昌:「气候系统真的是蛮特别的,在夏天夏季的时候其实太平洋高压不太强,台湾地区今年很特别不强的情况,一直处在什么,从台湾东边一直到日本南边,菲律宾东方海面都属于一个大低压带,所以很多台风,都是从大低压带里面生成,所以对台湾地区的影响的话,次数来讲的话应该都比较少,而且目前来看都是比较弱的台风大部分比较强的台风都跑日本这个地方,可是到了秋天这个季节,理论上太平洋高压应该要慢慢要减弱了,可是今年在这时候太平洋高压也比较偏强,正好康芮台风走到台湾附近的时候,高压减弱正好就北上影响台湾地区。」
尤其不少人都说,康芮的风有点吓人,光是听这声音,新北市有民众26楼住家的风声,甚在10月31日越晚越狂,确实它出海后,台风中心来到台湾海峡,这时候角隅流出现,因为环流的环境风场要转弯时,会增强加速,尤其台风经过时,在台湾的南北两端最常出现。地形关系的效应加乘下,不少北部人都说康芮真的太有感,已经好几年没有出现这么强劲的风势。果然在当晚的7点到10点间,台北出现最强阵风来到11级,像是2017年的天鸽还有尼莎,都曾出现类似的强风。
只是这个专有名词通常不太会特别提起,台北盆地更是在一般日常就会出现,风向对了,即使是夏天台北风很大就是这个原因。
TVBS记者谢宜伦:「就是因为角隅流的发生,再加上台北像这样的大楼很多,两栋大楼间又让风更强劲了,这一次康瑞台风来袭,北部的观众特别有感觉,而且在大楼旁的路树倒的也很多。」
结果1日这天要大部分县市都要上班上课,路上满目疮痍的情况,县市首长又被骂爆了。秋台真的难预测,尤其上个月底的预报,差一天,就来个大转弯,27日各国都认为会提早北转,结果立刻翻盘,擦边球变成直扑穿台,原来太平洋高压比预期的还要强,没有明显东退,再加上北方冷空气太弱的结果,造成这回的袭台路径,而最早美国模式所预估到的大气环境。
台大大气系教授林得恩:「今年的秋台真的是打破纪录,往年大概过去两百年的这个数据,秋天的台风,我们算9月10月11月的台风,加起来差不多是10个左右,我们对秋台的反应,我们也回溯到其实气候改变的关系,大环境改变了,会使得小区域的扰动或者下雨,甚至于温度都产生明显的变化。」
不过也有人提到,现在科技进步,什么都可以套用AI来帮忙,台风预测会准吗?
天气风险气象分析顾问吴圣宇:「传统基于很多的物理模式,或者是一些物理的原理,然后去设计这个电脑模式,所以我们会知道它的预报逻辑是怎么来的,为什么它会这样子做预报,我们大概可以猜得出来它的逻辑是什么,但是因为AI的话,它是直接拿以前预报出来的那些结果,已经产生的历史记录的结果,然后就把它拿去归纳跟整理,它就从中就可以学习出做预报的这个状况,所以它这个逻辑是什么,老实说我们不是很清楚,以台风的预报来讲,的确是有某些案例,它会更早就是比传统的模式,更早抓到正确的预报的方向,但是为什么它可以抓得到我们不晓得,它大部分的状况其实跟传统的模式一样,它也是一路在修正,它并不是一开始就可以抓得到正确的方向,只是有可能说它比传统的模式更早一点。」
不知道AI的逻辑是什么,专家们也都很纳闷,但大致上可以理解的是,它依旧得靠过往的数据去分析,虽然仿真的速度可以加快不少,对于雨量锋利的预测,仍然有进步空间。
天气受到各种你看不到的大气环境,稍有变动,都会影响它的型态,AI不是全能,依旧回到当初的发想概念,它可以辅助人类还是无法取代。
版权声明
本文为本站原创内容,转载需注明文章来源(https://www.eiefun.com),另:文中部分素材可能会引用自其他平台,如有侵权或其它,请联系 admin@eiefun.com,我们会第一时间配合删除